童年情感障礙(三冊):《童年情感忽視》、《大腦依戀障礙》、《童年情感忽視.實戰篇》【金石堂】 價格比較,價格查詢,價格歷史信息



童年情感障礙(三冊):《童年情感忽視》、《大腦依戀障礙》、《童年情感忽視.實戰篇》【金石堂】 規格

童年情感障礙(三冊):《童年情感忽視》、《大腦依戀障礙》、《童年情感忽視.實戰篇》【金石堂】 最新價格



童年情感障礙(三冊):《童年情感忽視》、《大腦依戀障礙》、《童年情感忽視.實戰篇》【金石堂】 歷史價格(單位:新台幣)


童年情感障礙(三冊):《童年情感忽視》、《大腦依戀障礙》、《童年情感忽視.實戰篇》【金石堂】 描述

商品詳情

本套書組合:《童年情感忽視:為何我們總是渴望親密,卻又難以承受?》+《大腦依戀障礙:為何我們總是用錯的方法,愛著對的人?》+《童年情感忽視・實戰篇:長大後的我,如何和伴侶、孩子、父母,建立情感連結?》 《童年情感忽視:為何我們總是渴望親密,卻又難以承受?》 冷漠疏離、缺乏安全感、不敢表達真實情感的人, 往往來自「情感真空」的家庭。 他們不是不愛你,只是沒有能力回應你。 修復童年被忽視的情感需求,終止世代情緒傳承,找回愛的能力! ★全球首倡「童年情感忽視」(CEN)議題的心理經典 ★一覽12種情感失能的父母類型 ★受忽視者成年後的10種心理特徵 ★隨附「感覺詞彙表」(841種形容詞),練習指認自己的情緒 「為何別人常說我看起來有距離感、不好親近?」 「為何我明明渴望與人親密,卻又害怕被打擾?」 「為何我經常在社交場合中感到不自在?」 「為何我對請求別人幫助甚感為難?」 「為何我寧可和動物相處,也不願與人相處?」 一直以來,我們都「知道」父母愛我們。但知道畢竟不是「感覺」。 童年時期,我們需要「感覺」到自己的情感需求,被父母理解、接納且回應。 然而,有些父母對孩子表達的情感需求,往往視而不見、充耳不聞。 世上沒有完美的父母,也沒有完美的童年。 大多父母不了解「愛孩子」和「感受孩子」,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 即使是照顧周全的爸媽,也可能做出忽視孩子情感需求的行為,使其留下陰影。 受到「童年情感忽視」的人,長大以後,外表上通常看起來很正常 他們聰明優秀、體面光鮮、討人喜歡,別人很難看出他們內在極其匱乏, 只有那些最親近他們的人,才得以瞧見一些蛛絲馬跡。 他們往往在面對生命中的困境時,會下意識地責怪自己: 「為什麼我那麼難搞?」 「為什麼又搞砸了一段關係、一份工作?」 「為什麼我總是焦慮、易怒、憂鬱、容易不安?」 「我的內心究竟缺少了什麼?」 這一切的答案,就在心理學界近年熱議的「童年情感忽視」。 【12種情感失能的父母類型】 1. 自戀型父母:充滿了優越感,要求孩子表現完美,不能丟父母或家族的臉。 2. 權威型父母:期待孩子按照父母的規定行事,都是「為你好」,不要問為什麼。 3. 放縱型父母:未盡責地為孩子提供限制或規範,不敢對孩子說「不」。 4. 活在憂傷裡的單親父母:因離婚或喪偶的情緒風暴,而無力關注孩子的情感需求。 5. 成癮型父母:正常及不正常時判若兩人,孩子無法預測下一刻父母是哪個面貌。 6. 憂鬱型父母:沒有足夠的精力或熱情來教養孩子,不是顯得暴躁就是悶悶不樂。 7. 工作狂父母:生活重心都在工作上,沒時間去注意孩子有什麼需求或感受。 8. 需照顧特殊家庭成員的父母:家中有重病的人讓父母分身乏術,無暇關心孩子情緒。 9. 成就與完美導向型父母:不斷給孩子壓力,逼迫孩子達成父母想要的目標。 10. 反社會型父母:反社會者的特徵即是本身沒有罪惡感、缺乏同情心。 11. 身兼父職或母職的孩子:強迫孩子表現得跟大人一樣,孩子甚至要照顧父母。 12. 為孩子著想但缺乏自覺的父母:一廂情願地對孩子好,卻忽視了孩子的「感覺」。 【10種受忽視者的行為特徵】 1. 空虛感:常覺得自己像個局外人一般,格格不入。 2. 反依賴:在親近的關係裡會感到不自在。 3. 不切實際的自我評價:放大自己的缺點,覺得自己不如別人。 4. 虧待自己,把同情心留給別人:對自己比對別人更嚴苛。 5. 罪惡感與羞恥感:認為如實表達情緒是軟弱的表現。 6. 針對自己的憤怒與自責:對自己有種厭惡的感覺。 7. 極力想隱藏真實情感:覺得一旦深交,別人就不會喜歡我了。 8. 無力滋養自己和別人:不喜歡需要別人,也不喜歡被別人需要。 9. 缺乏自我紀律:做事常拖拖拉拉、雜亂無章。 10. 述情障礙:無法覺察、瞭解、表達自己的情緒。 【10個修復童年情感忽視的練習】 1.「感覺詞彙表」:841種形容詞,練習覺察自己和他人的情緒 2.「說不」改變清單 3.「請求幫助」改變清單 4.「喜歡和不喜歡」改變清單 5.「快樂優先」改變清單 6.「飲食習慣」改變清單 7.「運動」改變清單 8.「休息和放鬆」改變清單 9.「自我紀律」改變清單 10.「自我安慰」改變清單 《大腦依戀障礙:為何我們總是用錯的方法,愛著對的人?》 了解伴侶的愛情腦與依戀形式,才能建立長久信任的親密關係 跨越內心的陰影,避免誤觸安全感的地雷 從不安全依附到安全依附,不再「相愛容易相處難」! ★「生物心理學派伴侶諮商」(PACT)創始人經典著作 ★掌握修復依戀障礙的10個祕訣 ★27個「活化親密關係」的練習 ★Amazon讀者評價4.5顆星,婚姻諮商專家推薦 大腦,讓一個人怦然心動;大腦,也讓兩個人難以相處。 人能否擁有幸福的關係,關鍵不是命運,而是你大腦的依戀形式。 腦科學研究發現,源自童年的依戀形式是可以改變的! 而且歷久彌新的愛情,有法則可以依循! 【三種大腦依戀形式類型】 [1.錨定型] 依戀形式:安全型依附(童年時有許多被父母保護、擁抱、親吻的記憶) 行為特徵:不論獨處或與人共處,都可以很自在的享受其中 [2.孤島型] 依戀形式:逃避型依附(童年缺乏家庭的溫暖與正向的情感經驗) 行為特徵:喜歡獨處,不必伴侶費心伺候,善於把自己照顧好 深層恐懼:害怕被批評責怪,或被要求無力付出的事物 [3.浪潮型] 依戀形式:矛盾型依附(艱辛的童年使他認定對方會拒絕他、離開他) 行為特徵:在關係中容易失去自我,費心討好,需索伴侶的關注 深層恐懼:害怕自己成為負擔累贅,而被伴侶拋棄 【關係,是兩個大腦的戰爭】 [第1階段:杏仁核] 當你發現伴侶的臉色一沉,說話音調變高昂,語出傷人或冷靜說出「我們可以談一談嗎?」,你大腦裡的杏仁核就響起紅色警戒。依戀形式。 [第2階段:下視丘] 你選擇要反擊吵架、逃避問題或是冷處理?這時,大腦化學物質開始釋放,下視丘指示腦下垂體與腎上腺釋放壓力荷爾蒙皮質醇到全身。 [第3階段:沉默迷走神經] 全面開戰!沉默迷走神經對壓力情境做出反應,減緩心血管與呼吸系統的運作。「你又來了!」「你為什麼總是扭曲我的意思?」「我什麼時候說過這樣的話!」「我的意思是說⋯⋯」 [第4階段:聰明迷走神經] 決定和解!聰明迷走神經透過心血管與呼吸道系統的趨緩,發揮鎮定效果。即便衝突已爆發,若雙方當下都能適度調整呼吸,就可停止持續擴大的大腦連鎖反應。 【修復大腦依戀障礙的10個祕訣】 ◎創造你們的「伴侶圈圈」,將雙方的人身安全與內在安全感視為首務 ◎按照對方的需要,而非單憑自己的想法去滿足對方 ◎認識你和伴侶大腦中的「內在原始人」(人類求存本能) ◎覺察你們之間的關係模式:是錨定型、孤島型、或浪潮型? ◎熟知伴侶最脆弱之處,並懂得如何彼此取悅、互相安撫 (節錄)


童年情感障礙(三冊):《童年情感忽視》、《大腦依戀障礙》、《童年情感忽視.實戰篇》【金石堂】 商品選項


童年情感障礙(三冊):《童年情感忽視》、《大腦依戀障礙》、《童年情感忽視.實戰篇》【金石堂】 屬性


童年情感障礙(三冊):《童年情感忽視》、《大腦依戀障礙》、《童年情感忽視.實戰篇》【金石堂】 用戶評測


分享鏈接


童年情感障礙(三冊):《童年情感忽視》、《大腦依戀障礙》、《童年情感忽視.實戰篇》【金石堂】 相關商品




© 2025 www.taiwanren.cc All Rights Reserved. 最全的電商商品價格比較,價格查詢,歷史價格查詢站點


    www.taiwanre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