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生命在三十一年的歲月中是悲劇性的如此短促,散發出來的光與熱至今猶存,抒情內斂、如詩如歌,彷彿作曲家內心深處最私密的告白。舒伯特對晚期對貝多芬晚期的作品深表敬意,也希望可以創作出媲美甚至超越貝多芬的佳作。第三册的發行使舒伯特鋼琴奏鳴曲更加完整。 出版社:全音樂譜出版社 原文書名:Schubert Piano Sonatas Ⅲ 編訂者:保羅 ‧ 巴杜拉─斯庫達, 漢斯─馬丁 ‧ 特爾伯 系列名稱:原典版 出版日期:1970/1/1 總書頁:234 簡介 【序】 本第三册的發行使本社舒伯特鋼琴奏鳴曲的版本得以完整了。 雖然舒伯特研究至今已把樂章的隸屬問題與奏鳴曲的作曲年代澄清了 (特別是O. E. 德志以及M. E. 布朗於1966年在倫敦所發表的“舒伯特論文”),不過其中有些問題至今仍然無法得到定論。奏鳴曲D157與279是未完成的作品,還缺終曲樂章。 其他的奏鳴曲只包括了一些沒有寫完的單獨樂章,除了D613/I與D840/IV之外,它們都寫到再現部之前而已,而舒伯特的再現部幾乎都是呈示部亳無變化的再現而已。 舒伯特只有這麼一次曾把未完成的奏鳴曲再度寫完之:除了1817年那首未完成的奏鳴曲D575的手稿之外,還存有一份註明爲1818年的完整抄本,它與前者相當的一致。這一份完整的抄本成爲本册增補的範本。 最有問題的只是在增補奏鳴曲D840的終曲時,因爲它在發展部中停頓了下來。這一首奏鳴曲樂章的構型相當特殊,每個主題都以小輪廻曲形式構成,應當是還値得加以重新整理的。爲了尊重舒伯特對自己嚴謹的態度,我們應該避免將這樂章公開演奏出來。 本册的大部分作品都存有原稿─但是卻沒有一個是完整的:D157與279各缺一首結尾樂章;D566則只存有第一樂章與第三樂章(詼諧曲)中段(Trio)的原稿。其他的原稿只包括了一些未完成的單獨樂章:D459(第二與第五樂章),D557(第三樂章),D567(終止),D571,570(快板),613(第一與第三樂章)以及840(第三樂章)。D346(未完成),604與612是以單獨的曲子留下來。一些奏鳴曲還保存有抄本(D557)或第一次版本(D459與840)可以作爲輔助的來源資料。D505,566(第三樂章與詼諧曲),D506與625只留有抄本,D840未完成的第四樂章只存有作者死後才出版的第一次版本(F. 衛斯玲,來比錫1861)。所有未完成的樂章均由編者補遺完成之。D567最後樂章的原稿已遺失,在此乃是根據本奏鳴曲降E大調的譜本,D568,加以重寫之。所有增補之處皆以小印刷體標示之。 C大調的Allegreto D346是否屬於C大調奏鳴曲D279的一個樂章,雖然還未能確定,但是從所發現的文件中可以看出其可能性。而D571,604與570的四個樂章之屬於同一奏鳴曲可以說是已確定之事:除了在舒伯特所罕見的升F小調之外,這四樂章的擬稿背面都有1815─1816 的日期。 O. E. 德志在三十年代曾涉閱過舒伯特兄弟費狄南所編訂的作品主題目錄,從其中可以知道Adagio D505乃是奏鳴曲625/505中的一個樂章。在目錄中把這首Adagio排爲第二樂章,這樣就產生了兩個安靜樂章與兩個激動的樂章相連的順序。 其實把它作爲第三樂章彈奏似乎比較好些;請參照在構型與其相似的小提琴奏鳴曲遺作162,D574;D575的原來樣本也把詼諧曲放在第三樂章。這首Adagio曾被縮短改編成E大調(編爲作品145號)在A. 狄亞貝莉出版,作爲輪廻曲D506的序奏,大概他曾有過這份已失傳的原稿。若把降D大調奏鳴曲D567與其降E大調的樣本,D568,加以對照(這一點我們在上面已說過),則可以把降E大調樣木中可疑之處加以更正,因爲它的原稿已失傳了。本册中未編入的降D大調詼諧曲,D593/2,很可能應該是降D大調奏鳴曲D567中的第二或第三樂章,它的中間段(Trio)部份與降E大調樣本中的小歩舞曲一中間段幾乎完全相同。附錄中的曲子,一首奏鳴曲D157第一樂章的早期樣本(D154)與另一首G大調奏鳴曲D279第三樂章的另一種樣本都存有原稿作爲根據。 舒伯特只有偶爾在前倚音與主音之間寫上圓滑線。原則上則必須圓滑地彈奏之。舒伯特的重音記號往往寫得很長,幾乎可以把它看成漸弱的記號。其實常常只是指很輕微的重音而已。 舒伯特和莫札持以及蕭邦等人一樣,在寫三連音符與附點音形相對合時,大致上把最後一個三連音與附點後的十六或三十二分音符對寫在一起。這種寫法其實也大致上指示著要把它彈成三連音(圖省略),這一點我們可以從舒伯特校訂的原始版本中的排列方式看出來。更可以證實的就是藝術歌曲“Erstarrung”中的寫法(圖省略)。D567第二樂章中的附點節奏應被彈成三連音,這可以從遺作第一版本的奏鳴曲D568,作品122中的圖形排列看出: (圖省略)。爲了配合已出版的第一册與第二册,我們只存在這種地方保留數學式分段的對合。舒伯特從來就不曾正確地寫出(圖省略)。有的附點節奏在與三連音對合時還保持原來的附點意義,尤其是當附點節奏出現在曲子的開頭而沒有三連音的伴奏時,譬如奏鳴曲D625的第一樂章。 顫音原則上在維也納古典派甚至到舒伯特都帶有後倚音;請參看奏鳴曲D613的開頭處,顫音之有無後倚音並無一致的寫法。斷音記號在舒伯特有豆點與垂點之分。在原始資料中凡是可能出於疏忽而漏掉的記號則加括弧號並填加之。增補部份斜字體的指法數字是出於編者之手。 爲了在資料的獲得與譜子的批判上給了我寶貴的幫助,特別誠心感謝維也納的H. 密特玲格博士夫人與敎授F. 拉徹克博士 ,杜平根的華特 ‧ 狄兒博士,還有G. 亨勒出版社。 【目錄】 1. SCHUBERT 舒伯特 SONATE in E D 157 2. SCHUBERT 舒伯特 SONATE in C D 279 SCHUBERT 舒伯特 SONATE in C D 346 3. SCHUBERT 舒伯特 SONATE in E D 459 4. SCHUBERT 舒伯特 SONATE in As D 557 5. SCHUBERT 舒伯特 SONATE in e D 556 SCHUBERT 舒伯特 SONATE in e Opus posth. 145 Nr. 2 ‧ D 506 6. SCHUBERT 舒伯特 SONATE in Des D 567 7. SCHUBERT 舒伯特 SONATE in fis D 571 SCHUBERT 舒伯特 SONATE in fis D D 604 SCHUBERT 舒伯特 SONATE in fis D D 570 SCHUBERT 舒伯特 SONATE in fis D D 570 8. SCHUBERT 舒伯特 SONATE in C D D 613 SCHUBERT 舒伯特 SONATE in C D 612 9. SCHUBERT 舒伯特 SONATE in f D 6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