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場名稱:YLib遠流出版官方直營店
史丹佛大學課程採用・日本首度提出的全新設計思維
生活中無處不在,讓你渾然不覺照著設計去行動
本書作者松村真宏原本研究人工智能,有一天,他從天王寺動物園裡一根不明管子的設計中,領悟出人們的行為模式,會受到環境裝置的影響,下意識地做出行動,而這些行動,恰好與設計者的預期目標不謀而合。為了研究其中的運作原理,他蒐集了日常生活中的120則相似案例,從中歸納出設計的邏輯,並且將此套學問命名為「仕掛學」。上述研究成果,更在美國史丹佛大學開設了一門同名課程:Shikakeology。
日語裡的「仕掛」一詞,意指透過有形卻似無形的裝置,喚起人們的注意與反應,誘導人們不自覺照著你的設計去行動,從而達成預期的效果。
因此研究仕掛須得從日常生活中著手。只要善於捕捉人人皆有的「玩心」,從孩童到成人,從家庭到商場,在各種不同的場合中,都可以設計出符合不同目的或需求的仕掛,輕鬆達成目標。
當講道理也不管用的時候
與其強力施壓,不如激發動機,讓對方「忍不住想去做」
有句話說:「既然推不動,不如改用拉的!」一語道破了「仕掛學」的精神。
垃圾就該丟進垃圾桶、走樓梯比搭乘電扶梯來得有益健康,這些道理人人皆知。但我們都知道,光講道理很難打動人心。
苦口婆心的勸誡對方「這麼做比較好」通常沒有效果。如果有事想要找他人幫忙,與其直接向對方拜託,不如先引起對方的興趣,反而有助於順利解決問題。善用仕掛,促使對方產生「躍躍欲試」的心情,從而自發地選擇採取相應的行動。因此,仕掛並不是破壞常理,而是替不易付諸實行的常理,找到更有說服力的行為動機。
本書定義的仕掛學,符合FAD三大原則:
l 公平性(Fairness):不侵犯任何人的權益,不欺瞞使用者。
l 吸引力(A ttractiveness):仕掛具有「誘導」人們採取某種行動的作用,而不是「強迫」人們改變行動。確保人們仍可在自由意志的選擇下,決定自己的行為。
l 雙重目的性(Duality of purpose):設計者想解決的問題,及被誘發行動者想要去行動的理由,各自不同。若缺少這項條件,就不符合本書的「仕掛」定義。
「引起注意」,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仕掛學是一種運用各種設計原理(主要依據物理學、心理學)來達到目的的一種學問。這些設計能夠看得見、聽得見、摸得到,但又不明顯,可動人於無形之中,誘發人們展開行動,既能達成設計者的目標,也讓參與者樂在其中,最終改善我們的生活環境。
例如:
用紅色膠帶在文件盒上,貼上斜線
→讓人想要把斜線排成一直線,這麼一來,文件盒的次序就不會打亂。
在小便斗中心處,印上一個圓心
→讓人不自覺地想要瞄準它,這麼一來,就不會尿歪。
階梯上貼著鋼琴琴鍵般的貼紙
→讓人想要踩著琴鍵拾級而上,無形中解消了爬樓梯的辛苦。
其他應用:
l 聽覺:微風輕拂時傳出的清脆風鈴聲,則予人沁涼的感受。
l 觸覺:天氣炎熱時,就想要觸摸冰涼的物品,天氣寒冷時,則想要把手放在暖和的地方。
l 嗅覺:商店為了引起注意,會特地將香味散播到人來人往的馬路上。
l 味覺:為了防止誤食,玩具公司特別在娃娃上塗布苦味劑,當孩子誤將娃娃含入口中時,就會立刻吐出。
l 視覺:當我們從計步器上看見自己行走的步伐數太少,就會引發心理觸媒而願意再多走幾步路。
l 社會認同:乘坐扶手電梯時,大家自動統一靠某側站。
l 社會規範:捷運站地上畫的排隊線,引導人的動線。
l 心理期待:連載漫畫依集數排列後,呈現出美麗的書背圖案,讓人忍不住想全部收集。
© 2024 www.taiwanren.cc All Rights Reserved. 最全的電商商品價格比較,價格查詢,歷史價格查詢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