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場名稱:YLib遠流出版官方直營店
【物流須知】:[蝦皮店到店]-限8本,[7-11]-限15本。[賣家箱購宅配]-單筆滿699元免運。(此指雜誌,書籍另計)
《科學少年》榮獲第40、44屆金鼎獎「雜誌類 - 兒童及少年類獎」|金鼎榮耀,刊刊精彩
-
AI到底是什麼?
AlphaGo戰勝棋王! IBM的華生醫生一年可讀五萬篇醫學論文! 名畫蒙娜麗莎竟然開口說話?這全都和人工智慧AI有關。 AI早已是現代大眾琅琅上口的名詞,但卻說得出、摸不著,它到底是什麼?對人類又有何影響?
「AlphaGo又贏了!」「AI真的比人類還聰明了嗎?」2016年,人工智慧程式AlphaGo打敗人類圍棋棋王李世乭,舉世震驚。因為大家一直認為:圍棋是人類智慧的最高表現,是電腦絕對不可能超越的極限!更厲害的還在後頭!AI不只能當棋靈王,還能比怪醫黑傑克更快看出身體病變,或是變身聊天機器人,回答你各式各樣的生活問題,甚至陪你談心。連藝術創作也難不倒它!AI會畫畫、會作曲、寫新詩……真是多才多藝,簡直像人類一樣具有智慧!
但AI到底是什麼?為什麼這麼厲害?科學家說,這是因為AI讓機器開始學習,但怎麼做到的?讓機器學習又是什麼意思?現代生活中,AI的蹤跡處處可見,你會不會擔心有一天機器變得比人類還厲害,甚至取代了我們?或者,我們應該找到一條路與AI共處,好好運用AI讓人類的生活更美好!
AI現身
「我像大雄一樣有煩惱,為什麼哆啦A夢不來幫我?」哆啦A夢是臺機器人,卻像人類一樣擁有智慧,讓人希望也能有這樣的機器人來幫助自己。科學家也是這麼想的!電腦剛發明時,科學家就在思考如何讓機器具有像人類一樣的智慧,可以思考並幫忙解決問題,但說的簡單,這個挑戰足足花了科學家近70年的努力!
機器會思考嗎? 1950年,電腦已經出現但尚未普及,卻有科學家已經在思考「機器會思考嗎?」這個問題,英國科學家涂林提出了「涂林測試」,是一種專給機器的考試,可以判定機器是否表現出類似人類的智慧。
就叫「人工智慧」吧! 會思考的機器讓科學家深感興趣,但直到1956年,美國科學家麥卡錫才正式提出人工智慧這個名詞,而且樂觀的認為,只要找出人類思考的邏輯,並將思考邏輯化成標準流程,輸入電腦,就能讓電腦像人類一樣有智慧。但麥卡錫的美夢很快就破滅了!因為想要複製人類思考的邏輯,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在麥卡錫之後,科學家始終沒有成果,AI研究也進入了寒冬……
目錄 2020年1月號
8 科學新鮮事
新聞放大鏡 18走入山林,向山致敬 撰文/陳怡軻
海洋故事書 38與鯊共舞 撰文/方力行
數學實驗課 46 BMI值裡的數學 撰文/賴以威
Penny陪你玩科學 66魔幻銀光蛋 撰文/陳乃綺
封面故事 22 AI到底是什麼? 撰文/黃曉君
24 AI現身 26當機器開始學習 32 AI會創作? 34請問Dr. AI
精采主題 68 超音波給你超能力 撰文/趙士瑋
漫畫科學 49臺灣稻米傳奇 (3)蓬萊米登場! 漫畫/夜未央 MiO
推理故事 75少年一推理事件簿──遙遠的偵探夢 撰文/翁裕庭 繪圖/陳小雅
科少書房 86了解恐龍,改變未來!
我的酷手作 97 XXX鼠 繪圖/李吳宏
驚奇視界 20「針」有意思 撰文/洪文樺
84益智遊戲 65專家解答 90投稿園地
作者:科學少年編輯群
《科學少年》具備科學背景的編輯群,講求知識正確與文字清晰易讀,由生活取材,為讀者介紹國內外科學新知、基礎科學知識,並強調思考與手作精神。內容含括物理、化學、地質、生命科學、數學與生活科技等各種領域,主題如週期表、火箭、白蟻、地磁……。著重臺灣在地觀點,書寫及採訪臺灣科學家,如公衛第一人 陳拱北、臺灣稻米的故事、火箭專家 吳宗信教授……,藉由本土故事帶給孩子啟發,並為臺灣未來主人翁打造科學夢想的基礎。
產品規格
出版日:2020/01/01
書號:GM060
裝訂:平裝
尺寸:20.8 × 28 × 0.5 cm
頁數:88頁
重量:315公克
出版社:遠流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