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思考;思考→實驗,這樣的循環超有趣! 把肥皂放進微波爐裡微波會變成怎樣? 要怎麼把松果放進小瓶口的瓶子裡? 可以把光徹底分離呈各種顏色嗎? 在這個「不曉得未來會發生什麼事」的年代,每個人都需要有「能處理未知事物的理科力」! 準備‧收拾起來都很簡單! 在生活中隨手可做的趣味實驗! 從科學的角度觀察你我周圍的神奇現象! 每天都會看到的食物、在平價商店就能買到的日用品、道路兩旁常見的植物、彩虹與夕陽等的自然現象……。 其實在這些事物之中,有許多連大人都意外不知道的「神奇」之處。 本書中,除了提示大家該如何去了解這些事物背後的原理,也透過能在「家中」「短時間」做出的科學實驗進行解說。 讓大家可以一邊快樂玩實驗,一邊有條理的思考,培養「理科力」! Q:能不能直接用手感應溫度? A:人類對溫度的感覺相當模糊,十分容易出錯,因為人會「適應」,所以如果需要精準。用儀器測量才是最好的。 Q:黑色的簽字筆其實並不是黑色? A:簽字筆的油墨其實是由各種顏色的油墨組合而成的,所以即使都是黑色簽字筆,但顏色會因為種類或是廠牌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Q:有方法可以看到茶葉裡的咖啡因? A:在滿足一定的條件的狀態下烘焙茶葉,可以讓茶葉中的咖啡因昇華成氣體,接著冷卻後就可以看到凝華後的固狀咖啡因。 Q:有辦法不用嘴巴喝就能分辨鹽水與糖水? A:只要將雙方都拿去加熱,一段時間後就能顯示出差別。 Q:為什麼松果會自己開闔? A:松果的鱗片有上下兩層,下層在環境乾燥時會收縮,上層則不會隨著溼度變形,所以乾燥的時候松果便會張開,潮濕時則會收縮。 Q:為什麼蘋果切開後過一段時間會變色呢? A: 蘋果的細胞內有一種叫做「多酚」的物質,接觸到氧氣後會轉變成「醌」,是褐色的物質。多酚本身不會自己和氧氣反應,不過蘋果內有一種叫做「多酚氧化酶」的酵素,可以催化多酚與氧氣反應,只要切開蘋果破壞膜,「多酚」和「多酚氧化酶」兩者就會混在一起,導致蘋果氧化。 生活中有趣的理科現象俯拾即是,跟著本書,一起探索身旁的奧祕,一起進行有趣的實驗吧! 名人推薦 多位實驗專門的FB經營者及節目主持人(依首字筆畫排序) Amy媽媽(FB「小兄弟的玩樂實驗室」版主) 王伯源(金鐘獎兒少節目、try科學節目主持人) 滾媽(滾妹•這一家 親子手作版主) 盧俊良(宜蘭縣岳明國小自然老師、FB「阿魯米玩科學」版主) 誠心推薦♥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尾嶋好美(Ojima Yoshimi) 筑波大學GFEST統籌。出生於東京都。北海道大學農學部畜產科學學士、碩士。筑波大學生命環境科學研究科博士課程修畢退學。博士(Ph. D)。任職於筑波大學,十多年來致力於科學教育計畫的企劃、經營,以國小到高中的學生們為主要對象。目前亦以「透過科學實驗培養邏輯思考的能力與自主性」為主軸,推動親子同樂的科學實驗教室。著作包括《「可以吃的」科學實驗精選》、《「蠟燭的科學」教會我們的事》(皆為Science-i新書出版)等。 監修者簡介 宮本一弘(Miyamoto Kazuhiro) 開成國中、開成高中的化學教師。出生於東京都。東京都立大學畢業,東京工業大學研究所畢業,理學碩士。除了教師工作之外,每年會舉辦70次以小學生、學齡前兒童為對象的體驗型科學實驗教室。另外也參與了多種化學活動的企劃、經營,以及化學普及活動。NHK教育頻道「高中講座 化學基礎」的講師。共著作品包括《由插圖瞭解有趣的化學世界1生活周遭的實驗》(東洋館出版社)等。 譯者簡介 陳朕疆 自由譯者。清大生命科學學士、政大財務管理碩士、京都大學農學部交換一年。現為專職譯者,譯有多本科普、健康、商管書籍,歡迎批評指教。 信箱:czj.kyoto@gmail.com 目錄 前言 實驗注意事項 實驗時應有的意識、應記錄的事項 序章 為什麼要將生活中的事物與科學實驗結果「數值化」? 哪個比較冷?別被感覺騙了 第1章 分離 ~混在一起難以分辨的混合物~ 黑色的簽字筆真的是黑色的嗎? 將光分離成各種顏色 溶在牛乳中的成分 茶內的咖啡因有形狀嗎? 第2章 比較 ~比較後才知道的事~ 分辨出原本無法分辨的東西 醋蛋會吸收什麼物質呢? 以前為什麼沒有鳳梨果凍? 該怎麼防止水果變色呢? 製作麵包的幕後功臣 第3章 觀察變化 ~即使外觀改變,內在仍相同~ 如何將松果放入瓶內? 棉花糖與氣壓之間的神奇關係 在3分鐘內將果汁變成冰沙 逐漸膨脹的肥皂 看不見的吸水顆粒 第4章 反應 ~混合後會產生變化的東西~ 用化學原理來吹氣球 在不用手的情況下使氣球破裂 做豆腐時會產生什麼反應? 為什麼製作美乃滋時容易失敗? 漱口藥瞬間變成無色! 可以用手抓起的水 變化的焰色 第5章 模型化 ~親眼看見時便能理解~ 不用摺就能飛的紙飛機 旋轉的種子教會我們的事 製作出一片晚霞 土壤液化如何發生? 第6章 可視化 ~看到原本看不見的東西~ 看到小番茄的甜度 靜置的香蕉中發生了什麼事? 蕈菇如何繁殖? 沖茶時會冒泡的原因 被吸進去的水 與蠟燭相連的火焰 浮在空中的肥皂泡 結語 參考文獻 收回 序 前言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獲得來自全世界的資訊。科幻作家亞瑟.查理斯.克拉克(1917~2008年)曾寫道:「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就和魔法沒什麼兩樣了」。現在也有許多魔法般的科技陸續誕生,譬如可以遠端操作的手術機器人、僅讓特定的人聽到的音響系統等等。 隨著科技的發展,未來的職業與工作方式也會產生很大的變化。在日本快速成長期時,除了研發人員、藝術家、創業家等少數職業以外,大部分的人都將「精確無誤地完成固定工作」「依照理論解決問題」奉為圭臬。但在這個「不曉得未來會發生什麼事」的年代,每個人都需要「處理未知事物的能力」。 若要培養處理未知事物的能力,需先培養「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邏輯性思考的能力」「不斷嘗試的能力」。本書將這些能力統稱為「理科力」。 我認為,培養理科力的最佳方法,就是做科學實驗。透過科學實驗,可以讓孩子們自發性地思考「該怎麼做才能找到答案」「為什麼會得到這樣的結果」,建立起「這麼做就可以找到答案」「原因大概是如何如何」的假說後,進行實驗。如果實驗結果不符假說,再思考「為什麼會這樣?」並用不同方法再次實驗,不斷嘗試以找出答案。實驗過程不只要有客觀性,也要有再現性。再現性指的是「其他人來做同一個實驗時,也會有一樣的結果」。 這樣的實驗通常會在學校或研究室內進行,不過本書中的實驗在一般家庭內也可以做。本書將介紹33個實驗,並分成以下七大主題。 ●數值化 ●分離 ●比較 ●觀察變化 ●反應 ●模型化 ●可視化 這樣的分類能夠幫助讀者理解實驗時該觀察哪些對象,以及該如何進行實驗。而且,在每篇章節的內容中,會從科學的角度說明「為什麼會得到這樣的結果」,給予讀者提示,幫助讀者建立邏輯性的思路。 另外,本書嚴選出來的實驗皆可在短時間內完成,同時能實際
© 2024 www.taiwanren.cc All Rights Reserved. 最全的電商商品價格比較,價格查詢,歷史價格查詢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