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香港風暴:《端傳媒》反修例運動報導精選(隨書附贈彩繪精緻反修例海報:「2019香港風暴」) 價格比較,價格查詢,價格歷史信息





2019香港風暴:《端傳媒》反修例運動報導精選(隨書附贈彩繪精緻反修例海報:「2019香港風暴」) 歷史價格(單位:新台幣)


描述

2019香港風暴:《端傳媒》反修例運動報導精選(隨書附贈彩繪精緻反修例海報:「2019香港風暴」) Storm in Hong Kong 2019 作者:端傳媒 出版社:春山出版 出版日期:2020年01月31日 定價:800 元 開本:16開/平裝/440頁 ISBN:9789869849777 必須為香港留下這一頁歷史 面對香港百年來的重大變局,《端傳媒》來自前線的圖文報導 細細密密地記下這場運動的一筆一畫,既是身為記者的責任,也是《端傳媒》反饋香港這個成長、立足之地的義之所在。 李立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李家翹(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系講師)╳吳介民(台灣中央研究院社會所研究員)╳鄭煒(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學系副教授)╳鄧鍵一(香港恒生大學社會科學系講師) 港台齊心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列) ★☆隨書附贈61*43CM 彩繪精緻反修例海報:「2019香港風暴」 & 《端傳媒》一個月暢讀會員(需支付手續費HK$0.99,詳細辦法見書腰後折口)★☆ 二〇一九年二月,因一起港人在台灣的殺人案而著手的逃犯條例修訂,使香港政府陷入管治危機。民意在經過數月醞釀後,至六月全面爆發成近半世紀香港最大、歷時最長的反抗運動。有兩百萬人上街遊行、未成年學生成為游擊的勇武派、機場停擺、大學彷如戰地,至二○二○年一月中,警方已逮捕逾七千名市民並發射超過一萬六千枚催淚彈。這場「無大台」、如流水般的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影響輻射全香港,反映主權移交中國二十二年後,港中矛盾的激化,使香港正在發生社會質變。 本書是《端傳媒》關於反修例運動超過三百篇報導的新聞精選,並經過系統性的重新架構,深入呈現此一從本地延燒到國際,微妙牽動美中關係、台灣大選的「時代革命」。 從抗爭初起及對雨傘運動後香港民主運動的耙梳;六月十二日,香港市民試圖阻止立法會二讀、七月一日年輕人衝進立法會;七月二十一日白衣人港鐵元朗站暴力事件;八月五日全港大罷工;八月三十一日港鐵太子站警察攻擊市民事件……一直到十一月十二日的香港中文大學戰記;十一月十三日起超過十天的理工大學圍城之戰……每個關鍵時刻,皆有《端傳媒》記者群進入最前線,深刻記錄了一個又一個瞬間,一張又一張不同的面孔,勾勒出世代、暴力使用、警方執法爭議、一國兩制的僵局等問題,以及成熟公民社會撐運動的每一幕令人動容的場景。 除了運動本身與人物報導,本書也收錄多篇關於政治、社會、大陸、性別、警務與文化的評論,關鍵人物長訪談,以及不同時期的民調結果與分析,立體且多面向呈現反修例運動的前因、過程與發酵,為紛亂不安的香港及始終奮戰不懈的香港市民,留下這一頁為自由而奮鬥、尚在進行中的歷史。 【學者推薦】 經歷炎夏和寒冬,香港人對社運的記憶和想像,變得很公共,也很私密。受記憶和運動邏輯牽引,慎思明辨還有市場嗎?這本合輯以多元和公允的報導、訪問、數據和圖像,深入分析了反修例運動的起承轉合,記錄了不一樣的香港。《端傳媒》的專業和堅持,說明為何總有那麼些人珍惜這片「化外之地」。 ──鄭煒(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學系副教授╱《社運年代》編者) 《端傳媒》對今次運動的報導和評論文章精選,有緊貼在地形勢發展和事件現場的深度報導,有內容札實和專業的數據分析,有高瞻遠矚的評論,結合起來視角多元,可被視為這段歷史的初稿。 ──李立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 《二〇一九香港風暴》這本合輯為這段歷史留下紀錄。《端傳媒》在華語世界,是比較特別的組合,它集合了港、台、中的記者與編輯,是個「跨界媒體」。這本書,不僅展示端的新聞品質,更因為它的跨界特色,使得讀者能夠閱讀到在目前的中港關係中,如總編輯李志德所說的「夾在中間的大陸人的痛苦」。如同我認識的一些中國自由派的朋友,這些年中國急遽法西斯化,在收買與監控下,要爭取發言空間格外辛苦,因此,這三邊公民社會的自由對話也就更為珍貴。 ──吳介民(台灣中央研究院社會所研究員) 無論這場反修例運動最後以什麼方式結束,可以肯定,這場運動為香港社群注入了強大的正面意義。二百萬人遊行、占領立法會、流水式抗爭、和勇不割、區選大勝。一次又一次,我們曾經以為不可能的事情,都在半年內一一做到。很感謝《端傳媒》的編採團隊,過去半年費盡心思現場採訪、整理資料,並邀請不同人士撰寫評論,才讓本書得以出版,全面回顧過去半年的歷程。往後的日子,要檢討這場運動,要思考下一步行動,這本書都肯定是其中一個重要材料。 ──鄧鍵一(香港恒生大學社會科學系講師) 這本合輯收錄的報導和評論,以文字和圖片立體、多元地呈現出香港反修例運動不同階段中社會上的矛盾、張力、思辨和情感。在這是非難分、真假難辨,甚至黑白顛倒的時代裡,《端傳媒》的獨立精神尤其難能可貴。 ──李家翹(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系講師,政治地理學者) 作 者 簡 介 端傳媒 立足香港,面向全球華語讀者,以原創深度報導和數據新聞為特色,深入剖析在地及國際事務。在時代潮湧中,提供新的討論視野和表達方式。自二〇一五年上線以來,獲得超過四十五個新聞或攝影大獎。設立付費制兩年多,累積付費會員超過四萬名,為華文圈最具影響力的網路媒體之一。 目 錄 反修例大事紀之一 反修例大事紀之二 【推薦序】記錄一座抗爭城邦的誕生⊙吳介民 【總編輯序】必須為香港留下這一頁歷史⊙李志德 序篇風暴之前 雨傘五年後,留下的我們:搵食、抗爭還是移民? 【民調】No.1後傘運大學生的蟄伏狀態 1.「無大台」的抗爭開始了 《逃犯條例》修訂後,誰將成為「逃犯」? 連登仔大爆發:他們「講得出做得到」 「無大台」運動中的即時資訊台 2.街頭上的臉孔 十九歲少年在六一二現場 他們最漫長的暑假:未成年抗爭 「救火」牧師:他們唱哈利路亞擋警察 陣地社工:把自己放在警民之間 催淚煙中的孩子:當他們迷路還問警察嗎? 【評論】踰越與隔限,香港反修例運動的女流力 【民調】No.2參與一場不懷期望的社會運動,人們心裡在想什麼? 3.暴力,點解? 進擊的年輕人:七一這天,他們為何衝擊立法會? 【評論】無大台運動裡,「不割席」的異見與包容 4.暗夜出擊的「勢力人士」 七問元朗黑夜:「預先張揚」的襲擊與多次缺席的警力 專訪朱凱廸:藉黑社會鎮壓會成為香港常態嗎? 5.烽火遍地 刪帖、退群,那些被查手機的國泰員工 八〇五大罷工,他們為什麼響應?怎麼參與? 義載中年:與年輕陌生客的暗夜逃亡 印度裔社工:一起學習維修香港 【評論】BeWater:漫天徹地連儂牆 文宣組的故事:合作可以帶來很大的創意 6.深圳河兩岸 反修例運動中的港漂,被打碎的和被重構的 國歌、五星旗、普通話:無因暴力中的香港,事先張揚的悲劇 7.警暴之殤一 太子站驚魂夜:八三一警察無差別追打乘客事件 那位下跪擋在警察槍口前的傳道人 濫捕、棍打、延遲十二小時送院,被捕後他們經歷了什麼? 8.煙與火的戰記 勇武者的自白:你解決了問題,這幫人就不會出現 中文大學戰記 理工大學圍城 【民調】No.3關於「反蒙面法」和武力升級 9.拆局者 【專訪】曾鈺成:我希望各方面能迷途知返,或是物極必反 【專訪】周永康:這場運動激活了香港,在痛苦中打開未來 【專訪】劉細良:中港命運共同體,是我們那一代最錯誤的信念 10.警

商品選項


屬性

進口/非進口
非進口

用戶評測

包裝很完整,有特價還可以用20倍蝦幣,商城還可以用蝦幣折抵。

出貨速度很快 比對多家之後,這家最划算 有免運還有折扣 下次會優先考慮這家哦!


分享鏈接


相關商品




© 2025 www.taiwanren.cc All Rights Reserved. 最全的電商商品價格比較,價格查詢,歷史價格查詢站點 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