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文化,需要世代的傳承
讓我們的孩子使用我們的母語,讀台灣的漁業文化精神與在地的工藝之美
佮仙化伯仔結緣是因為蚵寮漁村小搖滾,佇怹自設的文化館看到伊的畫作,彼種台灣自古以來的生活面貌仔,一幅一幅對伊的畫內底浮出來,即遍,順聰仙仔的烏金大繪本,更加強化著南方漁村的特有風情,看完,心肝內失去的某一寡血,若親像攏流轉來矣!-- 謝銘祐(詞曲作者、唱片製作)
辰允,人人稱作「仙化伯」。他十二歲時與父兄去討海,二十一歲以務農維生,六十七歲因見到孫女畫圖可愛,也提筆嘗試描繪心中景色。仙化伯無師自通的圖畫作品一鳴驚人,至今八十五歲仍創作不輟且加倍多元,除了油畫、水墨外,舉凡藤編、泥塑等皆有精彩成果,屢屢受邀參展或舉辦個人畫展,而仙化伯簡單樸素的小小工作室就此成為在地鮮明的藝文一隅。仙化伯畫作主題,自捕烏記憶、農家生活與器具描繪到風景寫生,不僅在用色上表現了農業社會的樸實性格,也在筆觸間傳遞出討海魂的堅毅精神,更生動展現捕烏的每一剎那,為台灣漁業文化研究提供了豐富而珍貴的參考資料。
在高雄市梓官區赤崁一帶,捕烏魚是早年該地居民的重要經濟來源。尤其在沒有重型機具、一切仰賴人力的年代,漁民們團結力量,在烏魚繁殖季節,先在沿岸搭建共同生活的工寮,並編列好人力與各自工作,一起划著竹筏出海捕烏;過程中,眾人齊力圍出大網,接著一組人馬引誘烏魚入內、一組人馬協力拉起漁網,返回岸上後再均分捕烏利潤……從捕烏魚衍生的相關民俗和禁忌、專業分工到共有精神,形成台灣漁業獨有的文化景色;而不靠機械、憑藉智慧發展出的捕烏技巧,更是台灣漁人們精湛的工藝表現。
作者鄭順聰以優美的台文書寫,搭配一幅幅仙化伯內涵獨到的油畫作品,並穿插由設計師林建志繪製的簡潔插圖,用母語讀出阿公和查某孫仔「答喙鼓」的趣味,讀出南方的陽光與海風,也讀出這座美麗島嶼上,曾蓬勃半世紀的在地工藝之價值與精神。
© 2024 www.taiwanren.cc All Rights Reserved. 最全的電商商品價格比較,價格查詢,歷史價格查詢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