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taiwanren.cc - 最全的電商商品價格比較,價格查詢,歷史價格查詢站點




《拳經》今釋(附DVD) 焦建國 著 價格比較,價格查詢,價格歷史信息





《拳經》今釋(附DVD) 焦建國 著 歷史價格(單位:新台幣)


描述

《拳經》今釋(附DVD) 定價 : 380元 作者:焦建國 著 出版社:大展 出版日期 : 2020.06 ISBN:9789863463016 裝訂方式:平裝 呎吋開本:25開 頁數:270 內文印刷:黑白 內容簡介 作者以逐句解讀的方式,將現存兩種版本《拳經》中拳法的動作和技擊內涵做了更詳細的闡述。作為石家秘傳綿張第22代傳人,作者更是將古典張氏短打拳法原貌展現給讀者,把許多本門不傳之秘公之于眾,其中對「里死手三十六、外死手三十六」的解讀更是首次面世。 《拳經拳法備要》釋;千金秘訣問答歌;周身秘訣十二項;下盤細密秘訣;少林寺短打要領十則;守身切要諸法;總論入身煞手猛迅精微秘要;八面肩頭;古圖釋義兼釋「迷拳」「醉八仙」;《張氏短打拳》釋;家傳秘訣;臨場切要等。 序言 現在能看到的《拳經》主要有兩本書:一本是張孔昭(字橫秋)撰,曹煥斗注的《拳經拳法備要》。此書的成書時間是在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雖然成書時間較晚,但書的內容卻比較老。因張橫秋早年曾跟隨曹煥斗的祖上在壺關縣工作,將書稿遺留在那裡,估計是張橫秋祖傳,並加進了張橫秋許多個人心得所成。後來曹煥斗在其祖上的館藏圖書裡撿得,這是一本現今尚存最古老最權威的《拳經》,但由於它是張橫秋早期著作,書裡缺少「裡、外死手」。 另一本是由何松雪作序的《張氏短打拳》。據說此書據手抄本仿古而成。此書內容包括《張橫秋秘授跌打抓拿法》和張橫秋弟子良輪所撰的《萬法統宗》,成書時間是乾隆十八年(1753年)。 那時,張橫秋剛剛去世一年,此書應當包含了張橫秋一生武學精華,特別是包含了對「之玄步」「三角步」「梅花步」「裡死手三十六」、「外死手三十六」的詳細論述。其中文章或張橫秋親撰,或張親傳弟子所撰,這些人曾親耳聆聽過張橫秋教誨,而曹煥斗沒有見過張橫秋,所以這本書學術價值更高。可惜此書有一小部分錯字連篇,但其主要內容保存完好。 還有其他一些抄本,大同小異。 各種版本的《拳經》其實都不是一個人的手筆,在流傳過程中內容不斷豐富。但核心內容有兩部分:一是最初少林寺和尚們寫的。二是張橫秋寫的,堪稱集大成之作。 但是,書裡還有其他人的一些注釋、緒論等等,而且混在一起,分不清年代和作者,如果把後人的東西當成張氏的經典,就可能產生誤解。 中華武術歷史悠久,但古人重視的是器械,認為拳術「無益於大戰」。拳術的興起,是明朝後期的事情,《拳經》就是這一時期的產物。《拳經》所載的拳理拳法對我國拳術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乃「山之祖脈,水之大源」。現今流傳的諸多拳派,都可以追溯到《拳經》。 《拳經》所講的是「散手」,通篇沒有「套路」一詞。如今,冷兵器時代早已成為歷史,拳術的實用性漸漸被表演性取代,武術選擇了「套路」作為自己的流傳模式,「花拳繡腿」成為武術的主流,古老實用拳法漸漸被人淡忘,然而,它畢竟代表著武術的起源和本質。 目錄 序 言 第 1 篇 《拳經拳法備要》釋 千金秘訣問答歌 周身秘訣十二項 下盤細密秘訣 少林寺短打要領十則 守身切要諸法 總論入身煞手猛迅精微秘要 八面肩頭 練手秘要 口傳百法 古圖釋義兼釋「迷拳」「醉八仙」 第2篇 《張氏短打拳》釋 家傳秘訣 臨場切要 拳法備要 百法同源 良輪論步釋 五點梅花步 通懷步 之玄步 三角步 裡外死手 裡死手三十六節 外死手三十六節 《拳經》和一個古老的拳派聯繫在一起,這就是「綿張短打拳」。明朝抗倭名將戚繼光在《紀效新書》裡說:「呂紅八下雖剛,未及綿張短打。」明朝武術家程沖斗說:「唯楊家槍、太祖長拳、綿張短打、孫家陰手棍、少林兼槍帶棒,乃五家正傳,苟能習練精熟,得其心印,餘可敝帚棄之矣!」對此拳評價之高,可見一斑。

商品選項


屬性

進口/非進口
非進口

用戶評測


分享鏈接


相關商品




© 2025 www.taiwanren.cc All Rights Reserved. 最全的電商商品價格比較,價格查詢,歷史價格查詢站點 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