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克斯閱讀網】氣血共振理論先行者 脈診奠定醫理未來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生物學物理博士
王唯工教授 35年科學脈診心血精華
改寫近代西方血循環理論
重新定位中醫氣與經絡共振的科學脈絡
繼《氣的樂章》、《水的漫舞》、《氣血的旋律》,又一「氣」的巨著
氣與共振為基,理解未病先治、達元氣以致中和。
深入剖析中醫診治、辨證、方劑與中醫藥性、歸經的根本原理。
繼《氣的樂章》、《水的漫舞》、《氣血的旋律》,又一「氣」的巨著
王唯工教授於《氣的樂章》一書中提出以「共振」來解釋血液循環的新理論後,將血循環與中醫的經絡與穴道連結,便可理解中醫的陰陽五行、虛實補瀉、相生相剋原理。本書更深入研究中藥的性味與歸經,根本如何運行於氣與經絡,讓「共振理論」的完整性和中醫藥的科學基礎又更往前邁出了一大步。
其主導的研究結果顯示五臟六腑各有不同的共振頻和諧波,中醫的治療在生病的初期二個階段最為有效,到了第三個階段以後,已發生明顯的器官或組織病變,此時西醫便能精確掌握。作者主張「西醫是治你不死的學問,中醫是讓人活得快樂的學問」,原因即在此。
王唯工教授認為,中醫的特色在氣與經絡,中藥的特色則在性味與歸經,而其共通的元素便是氣,也就是共振,他以此為基礎,深入剖析中醫的診斷、辨證、論治和方劑,並與中醫藥的經典古籍不斷交互對照驗證。氣、中醫藥與科學方法,在本書中一同合唱出動人的樂章,為王唯工教授又一「氣」的巨著。
三十七年前,王唯工教授開啟一連串的科學實驗,陸續發現五臟六腑的共振頻,奠定以「共振」做為中醫科學基礎的方向,相關研究結果在一九八七年的國際研討會上發表,當時的《民生報》更以頭版頭條的規格大篇幅報導。
中醫認為無病之人追求的是「致中和」,亦即各諧波的氣血都在正常範圍內。西醫對健康的定義則倚重解剖學,骨頭、肌肉、血液成分等都有適當的規格,這樣的優點是標準化、精確且客觀,但標準越來越多、檢查越趨複雜之後,不見得能找到生病的主因。相比之下,中醫對健康的定義較為簡單,但操作卻有困難。從《氣的樂章》、《水的漫舞》到《氣血的旋律》,作者所提出之「共振理論」已越趨完整,不僅對病毒感染、高血壓、心血管堵塞等疾病提出嶄新的見解,更以血循環與能量醫學的觀點,告訴讀者如何透過正確的飲食和運動,達到保健的目的。
作者在本書中,再以「氣」為出發點,深度探討中醫的診斷、辨證、論治和方劑,認為性味與歸經是中藥藥理的特色,而歸經的根本就在氣與經絡,由此,便能從共振的角度對中藥進行理論的詮釋。本書的出版,讓「共振理論」的完整性和中醫藥的科學基礎都往前又邁出了一大步。
專文推薦
臺大榮譽教授 李嗣涔
古典針灸派傳人、《經絡解密》系列書作者 沈邑穎醫師
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司長 黃怡超(按姓氏筆畫序)
© 2024 www.taiwanren.cc All Rights Reserved. 最全的電商商品價格比較,價格查詢,歷史價格查詢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