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短短二百六十字,是佛二十二年講經全部的精華。
為使一般大眾認識佛法的核心,慧光法師以清晰的邏輯能力及理解力,既深且廣地闡釋了《心經》,並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帶讀者一步步進入《心經》浩瀚的智慧,《光師父說心經》書系由此誕生。法師將為所有願意探索生命的讀者,直指人生問題的根源,並展開真正解脫的旅程。
第一冊從佛為何說《心經》談起,關於中道、空性、觀照等《心經》的重要觀念,也有明晰清楚的詮釋。
《心經》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簡稱,「般若波羅蜜多」意指通過智慧到達彼岸,般若是「智慧」,波羅蜜多是「到彼岸」。法師說,「發心,就是一個願,我要達到那個目標,從這個地方,去向那個地方。」
當我們展讀《心經》,就是為自己立下一個願,從現在開始,我要以智慧斷煩惱,去到解脫的彼岸,回到心自在的家。
「解脫要從心下手,因為苦不從外來,而是來自於我們的心。」
《光師父說心經》第二冊談信心的建立,以及思惟和觀察的方法。
在我們領會佛證悟的真理之前,必須具有學習和實踐的信心,如果只是停留在情感上的信仰,很容易因為結果不如預期而受到動搖,無法碰觸到佛法真正的智慧。
「將我們自心本性的佛叫醒,這就是佛法,讓我們生起清淨的信心。」
光師父說心經3 剛剛好是大智慧
生命是以心為根本,不是以物質為根本。能不能快樂,是由你的心決定。
慧光師父以兩冊書的篇幅詳述了六度「波羅蜜」,也就是菩薩要學習的六個德相: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教導讀者如何透過六度趣向彼岸。本書談前半段:
布施——在布施當中,你不只種下善因,也建立了你現前生命的價值。成就別人才能將我們的價值突顯。布施能度慳貪。
持戒——學佛,就要像佛。持戒是建立在因果的正見上。持戒能度毀犯。
忍辱——瞋恨的心容易生起怨恨、厭惡及嫉妒,有瞋心,一個人的慈悲就會被毒害。忍辱能度瞋恨。
慈悲,不是為了別人,是為了度自己。如果我能夠心存慈悲,我的生命是快樂的。
光師父說心經4 讓生命更豐富
心不煩惱,才能快樂。
上一冊談了六度波羅蜜的布施、持戒、忍辱,本書接續談精進、禪定、般若:
精進——修任何善法都必須要精進。愈認識煩惱,你就愈有動力去消滅它;愈不認識煩惱,你就愈可能認敵為友、任它擺布。精進度懈怠。
禪定——一般人的眼睛都是向外看的,鮮少有另一隻眼能看見自己。心安住於法上,就是禪定,禪定的心具有專一、安穩、敏銳及清淨的性質。禪定度散亂。
般若——樂,沒有永遠的樂;苦,也不是永遠的苦。只要因緣改變,它就產生變化。般若,就是智慧;智慧是一切善法的根本。般若度愚痴。
一件事情做久了,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心。什麼是功德?什麼是生命中最大的功課?《心經》的智慧將帶我們前往更清淨自在的境地,更靠近自己的心。
© 2024 www.taiwanren.cc All Rights Reserved. 最全的電商商品價格比較,價格查詢,歷史價格查詢站點